听全国“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讲课、打扫校道、整理宿舍,甚至在家为父母做饭,这些都可以折算成劳动教育课的学时啦!
日前,记者从广东工业大学获悉,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行为习惯,该校从2020级新生开始,将劳动教育课纳入第一课堂,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,学生需要在大一至大三修满32学时的劳动教育课,最终获得1.5学分。
2020级新生起,劳动教育课纳入第一课堂
9月21日下午,全国“五一劳动奖章”获得者、广州地铁首席技师张重阳来到广东工业大学,向两百多名学生讲述了自己攻克无数地铁维修难题的经历。张重阳老师以朴实的语言,诠释了兢兢业业、踏实钻研、永不止步的“工匠”精神,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个年轻学子。
这是广东工业大学本学期新开设的劳动教育课中的一课。
“让大国工匠、劳动模范走进课堂,可以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工匠精神和劳模风范,学习各行各业劳动者杰出代表的思想和事迹,建立通过辛勤劳动、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服务国家、改善家庭的价值观。”学生工作处处长植林说。
为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行为习惯,广工工业大学制定了《广东工业大学“德智体美劳”全面发展教育行动计划方案》《广东工业大学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实施方案》,从2020级新生开始,将劳动教育课纳入第一课堂,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。
广工的《劳动教育》课程,理论学时为4学时,实践学时不少于28学时。学生在大三下学期,获得《劳动教育》理论和实践学时不少于32个,即可获得1.5学分。
实践内容占劳动教育课80%的成绩
据介绍,劳动教育以往多安排在第二课堂开展。植林告诉记者,广工历来就比较重视劳动教育。“但我们发现学生的劳动教育还是存在薄弱环节,这一代孩子从小到大忙于学业,普遍缺少劳动机会,导致不少学生缺乏劳动意识,不会劳动、轻视劳动、不珍惜劳动成果。我们觉得这样不利于人才的培养。”
植林说,为了改变这种情况,从四五年前开始,在新生入学时,广工就有意识地劝家长不要去帮学生铺床、搞卫生,而让新生自己做这些事。“但我们发现仅仅依靠第二课堂还不够,就开始进行调研,系统规划,将劳动教育纳入第一课堂。”
为此,广工编写出版了劳动教育课教材——《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》,并首批聘任了50名讲师担任任课老师,今年9月开始正式开设劳动教育课。
据悉,广工的劳动教育课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板块,其中理论部分包括马克思主义劳动观、新时代劳动价值观、劳动精神等理论内容,占20%的成绩;实践部分包括日常劳动、服务性劳动、创造性劳动等三大类,具体分为文明宿舍建设、文明校园建设、社会实践服务、公益志愿服务、创新创业活动、就业能力拓展等六个板块的项目,占80%的成绩。
劳动实践:线上下单,线下实践
很多同学因为“课业忙”“没时间”“不重视”等原因,越来越少机会走进“劳动实践的课堂”。为此,广工还依托信息化平台,推出了以体力劳动为主、服务性劳动和生产性劳动为核心的劳动实践课程“菜单”,搭建实践课程信息化平台,供学生自主选择,线上下单,线下实践。
具体来说,学校会通过第二课堂系统,发布劳动任务,学生只需要点点手机,就能够下单自己中意的劳动实践项目,线下参加到劳动活动中。任课老师则可以通过系统实时记录、审核学生参加劳动实践的活动情况。学生通过考核后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学时。
据介绍,劳动实践的内容非常“接地气”。炒一份亲妈同款蛋炒饭、做一个创意水果拼盘送给家人、把自修室的桌椅摆放整齐、打开下水道井盖清除堆积已久的垃圾……这些都可以根据相应规定,折算成学时。
成立劳动教育辅导员工作室:
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爱上劳动
为了探索劳动教育的新路径,广工还在去年8月就成立了劳动教育辅导员工作室。工作室主持人吴振铨老师告诉记者,从工作室成立以来,他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,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爱上劳动。比如,几乎每个周末,工作室都会开展美化校园清洁劳动,师生共同打扫校道、清洁宣传栏、铲除牛皮癣、清理下水道。“在这些活动开展时,学校的保洁工作人员也会化身 ‘老师’,教学生们如何劳动。学生们通过这些活动,也体会到劳动者的不易,更加珍惜劳动成果,尊重劳动者。”吴振铨说。
今年疫情期间,工作室还号召学生开展了“宅家战‘疫’,劳动光荣”活动,学生们在家开展家庭劳动“五个一”:买一次菜、做一次饭、清洁一次厨房、整理一次卧室、拖一次地。
宿舍是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生活场所。工作室还特意在秋季返校后组织学生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劳动。“我们让学生对打扫前后的宿舍进行拍照,形成强烈对比,突显劳动成果,线上发起挑战,营造全员劳动的氛围。”吴振铨介绍,新生入学季,工作室又组织开展了“萌新宿舍大通关”活动,引导新生在冲关活动中了解劳动教育,埋下劳动的种子。
劳动教育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子们。广工2017级会展经济与管理1班的莫彩桃同学说:“虽然做家务活只是我的小小日常,但是从一件件日常劳动中我体验到了最平常最朴素的快乐!”广工201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4班蔡志鑫则表示:“学习之余,勤加劳动,丰富课余生活,提升个人责任感和树立担当,大学生要学会为自己的未来负责,为祖国的未来负责。”
背景链接:
2020年3月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。
《意见》规定,要根据各学段特点,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,系统加强劳动教育。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,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。职业院校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,其中劳动精神、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。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,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。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,其他课程结合学科、专业特点,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。大中小学每学年设立劳动周,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,以集体劳动为主。高等学校也可安排劳动月,集中落实各学年劳动周要求。
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林霞虹 通讯员李胜彬 于玺卢迪
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李津
网址链接:https://www.gzdaily.cn/amucsite/pad/index.html#/detail/1387945?site4&columnID=0